提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女性,她们给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日常生活,也都是围绕着家长里短而展开。在现代人的眼里,古代女性的社会功能是被屏蔽的,而屏蔽她们的就是那些高墙和大院,还有那吃人般的封建思想。
那么,古代的女性就真的没有逃出高墙大院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首《木兰辞》,道尽了女子的风采。而在古代的诸多小说中,这样“男性化”的女性人物其实并不少,尤其是在清代小说中,这样的女性人物大量出现。现在,通过清代小说中部分形象男性化的女性人物,来看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社会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为何会出现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
在清代的诸多小说中,不少的女性人物已经逐渐地脱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形象,她们开始变得“能文善武”,不仅在处理家务上显得游刃有余,在参与朝堂政务上也是一把好手。而这种新型女子形象的出现,跟以下两个原因有关:一、社会原因。二、作者自身原因。在这二者的结合之下,小说中的女子形象开始变得“离经叛道”。
社会原因
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杨恽因在《报孙会宗书》中抒发了对皇帝的怨恨和对孙会宗(杨恽的老朋友,他在杨恽被贬以后给杨恽写信,劝杨恽应当闭门思过而不应宾客满堂)的挖苦,而触怒了汉宣帝。这封书信被人揭发以后,杨恽遭到了腰斩。然而,自杨恽一事以后,文字狱就开始在古代大肆盛行。
在《汉语大词典》中,对文字狱的定义是:旧时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文字狱的定义更为直白: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从这里的解释就足以看出,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多严重。对于这种情况,曾有史学家评价到: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文人普遍滋生了畏谗惧祸的心理和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而把这些心态具体化之后,就表现在了文人们的作品上。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男性不再处事刚强,反而有些婆婆妈妈,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就是女性,她们负担起了和世俗作斗争、与天公试比高的责任。
自身原因
清朝时期,处在社会环境压迫下的文人们,本就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再加上自身社会经历的加持,使得出现在他们笔下的女性人物不再以柔和温婉处于人前,反而是多了些男子气概。这样来看,书中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其实还是一种男性形象的投影。他们把这些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安排到了自己书中女性人物的身上,欲用一种更加张扬和叛逆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愤怒,以及那种怀才不遇的怨恨。
比如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作者就把自己的日常见识和遭遇投射到了自己的书中。出现在《红楼梦》中的不少女性,其形象就相当具有“男子气概”。
二、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了抒发自身情感的载体以后,文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具体了起来。而这些“具体”就集中表现在了把书中女性人物的形象男性化,而这些男性化的表现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思想男性化。二、行为男性化。
思想男性化
《诗经》中有过这样一话: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喳喳,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从这个区别对待上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儿子和女儿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女子从小就要学习女红,而男子则可以选择玩弄玉石。如此的差距,从根本上反应出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压迫。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种现象就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实现了逆转。
首先,女子不再是后宅争斗的主角,而是开始走到了人前。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书中的描写是这样的: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小名凤哥。从思想教育来说,王熙凤就已经脱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还有《平山冷燕》中的冷绛雪,虽然另有三个哥哥,但是身为女子的她,却也是饱读诗书。这些从根本上的改变,给了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接受了知识的洗礼,这些女性才有了跟命运作斗争的资本。
其次,书中的女性人物不再把爱情当成是一辈子唯一的追求,反而是个个开始转战职场。她们不再把丈夫当成是生命中的主心骨,反而更加看重事业的发展。《红楼梦》中,薛宝钗也自知并非贾宝玉的心上人,但是为了家族的发展,为了担负起振兴家族的使命,薛宝钗还是选择了和长辈合计,嫁给了不怎么情愿的贾宝玉。在薛宝钗看来,贾宝玉的心意已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家族的发展。从这些女性人物身上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思想已经从根本上有了转变。
行为男性化
如果说思想的转变是内在变化不太好理解的话,那么行为上的转变就更容易让人发现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然并未认真地接受过正统的闺阁女子教育,但是她在林父手下:不过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也就意味着,林父是将林黛玉当成儿子在养。长大后的林黛玉虽然性格敏感,但是却淡泊名利,追求幽美绝俗的生存意境,颇似陶渊明。
和林黛玉比起来,史湘云从里到外,都活得像一个男性。生活中,她不拘小节,和男子高谈论阔,纵声大笑,不把闺阁束缚那一套放在眼里。和书中那些被规矩“绑架”起来的部分女性相比,史湘云的人生显然更加肆意而为。不过,如果说林黛玉、史湘云只是性格男性化,行为上也不拘小节以外,那么有些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显然已经上升到忠义节烈级别了。
燕梦卿是《林兰香》中的三位女主人公之一,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她,自小就接受着儒家教育长大。儒家教育的侵染不仅使她性格坚毅,更给了她一颗欲要成全自己忠义的心。所以,当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因获罪而被下狱之后,她的本能做法就是:乞将身没为官奴,以代父远窜之罪!如此刚烈直接,引得朝野内外为之震动!在世人眼里软弱的女子,原来亦有此刚强之举!燕梦卿的这般举动,就完全带着男儿般的决绝和壮义!
而和林黛玉的淡然和燕梦卿的果决比起来,《镜花缘》中的女子们就可以称之为是“男子汉”了,她们彻底走出了女子的舒适圈,并在朝堂上建功立业。所以,在阴若花继承了女儿国的王位之后,她顺势还提拔了好几位女性官员。而她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在她们看来,男性和女性本来没有多大的区别,除了生理结构有些许不一样以外,在心理和行为上,二者完全是可以并肩的。
三、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如此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对社会发展亦有着重大的意义。从角色本身来说,这些女性人物的存在使得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们可以在书中一展身手,成全了他们为家国效忠的梦想。而从人物的树立角度来说,她们的存在使其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走向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林兰香》中的燕梦卿、《镜花缘》中的众才女们,她们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的升华。林黛玉代表的是一种欲超脱世外的淡然情怀,燕梦卿的身上则安排了郁郁不得志的悲剧人生,而到了以阴若花为代表的才女身上以后,她们就在书中实现了男性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梦想,这难道不是现实生活中各类文人的思想投射吗?
正是这些看似虚构的小说,它们却从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了现实生活。而这些女性人物的存在,也成了男性“理想生活”的载体。不得不说,这些小说中“男性化”的女性人物的存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她们不仅可以寄托文人情怀,更是实现了女子亦可以为家国做贡献的梦想。在小说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她们摆脱了以往的种种束缚,在人前展示出了自己的另一面,这为肯定女性的才智、胆识等,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对于表现男女人格平等的思想,也有着不小的冲击力。
结语
女性人物形象男性化,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讽。这样的女性人物在不同程度上反应出了自身理想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个人才华与社会现状相悖,才导致文人把理想寄托于手下的虚构人物。不过,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类似女子形象的存在提供了基础,也从侧面慢慢解放了当时社会对于女子的束缚,这对后世实现两性平等的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福建省小自考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统考科目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考试大纲
- 青春小说的写作大纲
- 17年老基民坦白局:5000点不离开市场,能赚到钱吗?
- 番茄小说联合壹基金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惠及全国325所学校
- 2024起点十大奇幻小说,巨龙咆哮、魔法璀璨
- 盘点十五位起点只有一本书的小说作者,你知道其中哪几位作者呢!
- 七猫小说如何调字体大小
- 科幻小说 | 睿乘密码(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