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半途主义的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
(提醒:在本篇正文后,可以了解我出版的书与我的思想,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及我开创的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
【半途主义就如主张“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的唐国明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之书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这样高贵的存在——节选自著名作家唐国明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
1、我的三个定理
第一个:“任一偶数除以2”分别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第二个: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第三个: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2、我们都是途中人
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
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种可能。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万物永在途上。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已经没有别处,没有远方,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只有一条我们无路可逃之路,只有零乡,只是在此刻。
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学生问死,道听途说,闲言碎语;为菜米油盐酱醋茶或钱权名利诗酒花,奔波不停,劳作不息。
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
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半途,被置于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零乡状态。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一个又一个此刻地跳出囚禁我们的牢笼,与时俱进的一个又一个此刻地突破,一点一滴地接近目的;丢掉那些过去、现在、未来的包袱,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去打破一个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在无归之中,去给自己开创一个归。
3、只有此刻的路与梦想
读书人就得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人,爱天下之物。
我似一个来自地球之外一直不顾一切傻行笨做的人。
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至死不渝、不忘心怀能流传千古地立功立言立德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白首不移心地坚持做一件,于自己于国家于世界人类有利的千古事。
让梦想每天活在8平方米与一餐盒饭上的我,清楚走文学这条道路是清贫的,既然踏上了这条道路就得认命。虽然我为梦想在岳麓山坚持多年的故事自2013年至今仍在以各种形式持续传播,虽然很多人认为我的名气与才华与生活极端不匹配,又何苦还做这些捞不到钱的傻事,又何必持续成为世人眼里的神话或笑话,但我却仍继续写着我要梦想完成的《零乡》,为娶一个老婆成一个家而努力。
我用多年心血写《零乡》这本书,只为说出:我们都是途中人;零乡,就是你出发的一个又一个此刻与地方。
任何人在一部伟大的经典巨作面前,他都是个渺小的小人物。你拥有再多财富,哪怕你拥有天下,你终将死去,不再能创造什么,也不再能拥有财富与天下。而伟大的经典巨作仍然在世世代代为社会创造看得见的财富,发挥着看不见的影响力。
像曹雪芹把《红楼梦》写得让你看不出是小说了,让后人错当历史研究了,这就是最高的艺术体现。
天才的成就若被自己被时代埋没,那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时代,对不起孕育自己的社会与文化;更对不起当时应该能享受到你天才成就的世界人们大众。
很多人如我,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只有路与梦想。
我们已经没有远方,没有别处,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只有一条让我们去为梦想乘风破浪、无路可逃之路,只有“零乡”。
从我目前的处境来说,我是文化上的神话、物质上的笑话。我的人生自传成就了“零乡”这个词,也成就了“半途主义哲学”。“半途”其实也是永无止境永无尽头的意思。置身世界之中,跟一切发生了隔离,处于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的悬置状态,就是“零乡”。我们都是无归途中的“零乡人”,我们都生活在走往一个又一个他乡的途中与路上。在途上的我们,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在途上告别此刻,在路上走向下一刻。在乘风破浪的途上告别这一刻,在一条无路可逃的路上走向那一刻。不看过去,不看现在,不看未来,只在一条无路可逃的路上看看此刻。
将一切托付于金钱之上,有钱就有一切,无钱什么也没有,还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故乡,被金钱击碎的一切,一切已不在过去、现在、将来,只在此刻,永不停留地在路上向前向前,向前乘风破浪。
回不去的故乡就像我们只能仰望的月亮。回不了给自己肉身、已经破败的故乡,只能身处零乡。自己是故乡一棵雷劈不倒、火烧不死、风雨不垮只能身处零乡的树。
不要把自己培养成只有学历,而没有成就自己能力的人。人最大的天才就是发现自己的天才。
在台上演戏、台下演戏,在变就是不变的世俗里,文艺只有只在此刻、只在途上,才能流传千古。只有与时俱进地不断扬弃、淘汰提升传统文化,死的传统才能复活面世。
我们没有过去、现在、将来,只有脚与路;脚在,路就在。人生的意义在追问人生意义荒漠的途上。人生就是活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也是一个向死而生、向生而死的过程。更是生、死、再生、死、再生的过程,只是这种存在的形式没了,又以另一种方式在路上存在,在时间之路上与空间之途上此在。
被数字化的我们不是一个未知数就是一个定数。我们不知道在哪里,我们只知道此刻在乘风破浪的路上。
不管远处的与迎面而来的、留存的,可言说的与不可言说的,在途上的与在途下的,在路上与在路下的,在留存于此刻的事实面前,其理自明。走的路越长,前途就会越远。只有走在途上才会被人言说。
虚存、空无,无家可归的是我们。我们的悲剧是,生活在一个史诗一样的时代,却写不出表达这个时代的史诗。能见的就是与你在途上的,不能见的就是在你途下的。在途上的每一个此刻才是你的。
日新月异,好好学习;与时俱进,面对危机。这是我们时刻在途上的境遇。
一个人在路上走多久,才能走成梦;一个人在路上走多久,才能走出痛。
此刻言所见与所不见,所见与所不见与我都在途上也。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在哪?我在途上。轮回就是在途上。一切都在以变的方式,此刻在途上喧哗与骚动。此刻你拿了什么,什么就跟你此刻在途中。
我们的先人教导我们,既要利人,也要利己。先人所说的道,就是在途上。
即使你千年前给我留言,此刻途中看见,也如你此刻于途中与我语言。若你给未来世世代代留言,就是与未来世世代代此刻与途中相见、言语。
我的故事,你想怎么讲,我不知道。
不言过去,不语未来,只说此刻。从盘古开天地始,我们就在乘风破浪,我们就在来到此刻的途上。神在来的路上,你在来去的途上,神与你在路途上相遇对话,你就有了神来之笔。
事物在路途上互生互灭。
人生有不有意义,追问人生有不有意义的历程就是人的意义。人为什么要做人,探求人为什么要做人的过程就是做人。
有人走的路是你看不见的,只有神能看见。别人的路途,别人走不出来,你也走不进去。事物在事物的路途上走完一个过程,人就是在人的路途上走完一个过程,所以富而屈于人下,不如穷而自由。
我们在路途上,被分割成了一个又一个此刻的碎片,整个的路途是被碎片式的此刻构成的。此刻我在途上,过去现在未来生出了“此刻我在途上”。
在这个与钱不能分离的尘世,我是从大地上劳作出来的贵族。我从写不出自己理想的诗,到读不到自己理想的诗,然后到认识一个为读不到自己理想的诗而痛苦的16岁女孩,便试着写了一首,却是女孩心中想读到的诗,于是我写出了自己理想的、别人想读到的鹅毛诗。遗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被那些从裤裆里、口水里流出的不是诗而是屎的东西败坏掉了。我的鹅毛诗可以说是在口水诗与裤裆诗的包围中冲天飞出来的。
我们只能在途上,谁也没有资格坐享其成;谁坐下来了,谁就会被前行的道路与路途抛入垃圾坑成为无用之物。
以前是终身把自己抵押给一个主人,一生成为奴隶主的财富,眼下却把自己的未来一生以提前支取消费的形式用债务抵押给了契约、权力、体制。
4、一个叫零点车站的地方
事物以多种形式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再到有序的循环永存于时空之中的路途之上。人每次看到故乡的故乡也已经是一个他乡,其实自己的家不过是在路上,自己的故乡不过是路途上一次又一次我们要路过的地方。
我们永远是在途上的,我们在途上破开一个浪,又一个浪会过来;迎击一阵风,又有一阵风过来。我们只是在路途上乘风破浪。而路途就是时空之途,我们坐在这里,看似不动,但时间在流逝,周围在发生变化;我们走在路上,却处在时空之中,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此刻与我们途上相见。我们拥有的此刻,与过去、现在、未来在通过各种方式对话、相见。每个人在路途上奔向前途,每个人都在途上生活。一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在途上远离自己出生的地方。
我们只拥有此刻,只有此刻是我们能拥抱的。很多的此刻与来临的此刻,构成了与我们在途上相见、对话的过去、现在、未来。竟因为我们在途上与过去、现在、将来相见、对话,就产生了此刻之诗,就如我2019年6月8日写的自由古体诗所记的事,这件事可能发生在2019年6月8日之前的过去、也可能发生在6月8日之后、也可能就发生在6月8日当天,就因为这个事件的过去、现在、将来与我相见对话,使我有了诗。因为我们在途上与过去、现在、将来相见、对话,所以能产生此刻之诗,也让我们生出了人要诗意栖居在大地的念想。我们也就怀着这个念想“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修德安和天下;”继续走在此刻之途上,迈向心之所向的诗之故乡。
世界是由许多互联之路共达、共存、共亡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于人群中了,有的人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独自上路而去。在路途上,是为让世界看见我,让我看见世界。走在途上就是离开别人走向自己。在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里,我们在途上也只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每个在途上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望。每个人在黑夜之途中走向自己向往的白日。在黑夜之途中走久了,就会在黑夜中发出光来,成为太阳。
鞋子就是我们走在路途上把我们带向远方的神。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割舍。对过去的留恋,对现在现实处境的感叹,对未来的梦想,像江河一样呼啸涌向此刻。
在路途上,如风一样,我们呼啸而去、呼啸而来,逃脱奴役又沿路跑上奴役之途。我们就在这种被抛来抛去之中,丧失了自己。所以我们渴望一个有新思想的人,让人明白自己是人,力助这个呼啸而去、呼啸而来的年代生育出新人。
人与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只有有钱没钱,有能力没能力,是老是幼、是男是女、是干这个的与干那个的区别。有的人在途上成了尘埃,有的人在途上走出了另一条路。有的人有涵盖天空下的大地、大地上的天空之胸怀,他的诗与思也因此在途上形成了大江大河。
我们有时是一束还没照进现实的光芒,有时是只被法律与行政命令任意宰割的猪。
我们只能在途上,因为我们的家在远方。而出生我们的地方,不过是我们在路途上出发的一个叫零点车站的地方。
5、只有前途的我们
每一个在途上的人,下一个目的地也许是死,也许是绝处逢生地活;人就这样在每个逢死想活、遇活怕死的境遇中持存了下来。在途上的我们,只有将来;因为我们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走向将来。路在召唤着我们的脚走上去,踏上征程。在路途上,有的人与民族在老路上走向前人,走回家。有的人与民族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自己的路,走向未来,走向远方。
每个人都宅在自己的路上,为生存不停地奔波劳碌。有的人在重复着走别人的路,有的人是在无路的地方与荒野走出自己的路。每个人所在的路最后交织成网,于是就有了网路世界。
我们只有前途,没有退路。我们如诗的精神家园被屎尿化,我们已成为在途上奔波的行尸走肉。我们在一个由不同路线构成封闭形状的路途上,不停地转圈奔波。我们在路途上一无所有的状态就是零乡状态;这种一无所有是我们在提前消费未来中,抵押了自己的未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欠债还债人。
我们逃离出来的、心中如诗的精神家园已被屎尿化,已让我们的内心无处安放,我们最终只能在这种一无所有的无归状态中飘去飘来。
我们如诗的精神故园,被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刻屎尿化了,我们从此无归在途上被抛入了“零乡”式的流浪,从而我们的乡愁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涂没,我们也失去了乡亲的群体,成为了一个在途上四处奔波的个人。
回到故乡的时候远方就成了你的故乡,你到远方的时候,面临着的是一个又一个绝处逢生的终结点,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此刻。
在路上,为完满完结自己的人生,只有走向没有结果的结果。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半途主义三部书《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零乡》中所表述的那样: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
一部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成熟部分,再增删整合成就出来的《零乡》史诗。
一部融鹅毛诗、半途主义、自由古体诗、红学、数学思维为一炉的诗意流百科全书式自传小说。
一部用文学、哲学、史诗、散文随笔、诗意流小说、百科全书式自传文本形式,展现作者思想和经历的奇书。
一部是文学也是哲学,是史诗也是百科全书,开创半途主义、诗意流先河的小说。
此刻归处是零乡,著名作家唐国明在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更像是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样的以非虚构、跨文体、自传、百科全书的多种方式;以“为让你认识我自己,我在如此反复地言说给你听”的架势,写出了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之人,在时世推移中,在各种交响与交织土壤下,时有无乡之感、时有“无用之王”之叹的历程——通过这种状态的描写,反映出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折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不是故里的场景,在似梦似游,无所追寻,无处追寻的漂泊中,一边是对我在时代进程中失去了消失了的乡村故土用记忆性的文字修复还原、一边在现有文字古迹中对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边是在精神游走中去寻找自己心灵归属故土的心路历程,及我在这种历程中的徘徊、游走、寻根、回忆里,道出了作为进入以网络式漂泊生存的人类一种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与对这个世界迅变的陌生感的‘零乡’现实,向世界追问我们到底是为梦想而在?还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这个无答案的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在无归似归中继续流浪,不得不又继续漂泊的“零乡”现实。使每个有同样经历的自我永远成了一部被“零乡”化了的“零乡”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我们只是在此刻,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同时此书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文字,写出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与3x+1猜想,又是如何成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如何从一个看牛山山顶上如何到了岳麓山山脚下,与几百个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认为不可能成就的梦想的。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支撑着我?若想详知,请读我《零乡》一书。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作者简介: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编辑
唐国明是谁——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识你之理与力,看我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具有胸怀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情怀的文人、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无事上山取林泉,白水当酒对明月;富贵何须金银换,闲饭一碗胜神仙”的一餐饭先生;
一个“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做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的清风明月中人;
一个从数理出发,如在“零乡”之中,持“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哲学思想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与大众灵魂随时共鸣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宁愿在布满天空的天空嘶嚎,也不愿在安宁的大地沉默”、“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半途先生。
说来说去,唐国明是一个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人。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编辑
唐国明,男,汉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因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2023年5月写唐国明追梦之事的《蜗居8平米每天开销不超10元,他被困在“红了梦”里》一文,上澎湃镜相5月榜第2名。
2023年11月8日发微信公众号《著名作家唐国明竟曾在岳麓山下向阳坡那个院子里,13年中与几百个女生相处生活过》一文上“10万+”。
2023年11月唐国明在江西鄱阳湖文学研究会主办的,有国家正规刊号的杂志《鄱阳湖文学研究》2023年冬季刊第50期上,发表了“开创红学新纪元”的万字大文《事实如铁,<红楼梦>现》。在这篇文章中,唐国明有根有据地摆出了自己找到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中曹雪芹文笔20回的事实;从文本创作规律出发,根据充分地讲出了《红楼梦》全本是曹雪芹生前完成了的百回事实;同时以事实根据罗列了《红楼梦》情节发展、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后命运结局的故事逻辑,以及前80回中由于誊抄现存的错误不通之处。此外,唐国明还根据《红楼梦》文本推测了作者曹雪芹在当时“文字狱”高压下能完成写作可能的身份与家庭状况,以及在盛世之下曹雪芹写作这本书的真实目的。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递增为偶”,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递减为奇”……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海外问卷调查真的能赚到钱吗?
- 让IP在中国动漫市场里发光,番茄小说需要做什么?
- 第三届网文青春榜发布,联合番茄小说及七所高校开启“巅峰故事计划”
- 起点小说网收藏量最高的十大小说
- 多年实战养猫攻略:小奶猫包子七年成长史
- 喵兽|古人聊猫之七话说黄庭坚
-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何首先动刀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
- 二次创作哪家强?盘点那些热门小说改编游戏,最后一款有大动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