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小说大纲,让你写的小说更好
虽然自认为没有到可以收徒弟的程度,但我几乎每年都会带几个初学者写小说或者剧本。
写小说和剧本的本质都是写故事,而我也会无数次和他们强调一件事:
想要写好故事,大纲非常重要。
无论你写的是粗纲、细纲还是部分情节的提示语,乃至于灵光一闪的情节记录。
这些文字性的可以统称为“大纲”的东西,都必须要有。
最重要的是,大纲,越细越好。
你知道的越多、积累的越多、记录的越多,下笔时候能写的东西就越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应用在写大纲的时候可以说是分毫不差。
写故事,大纲是骨架,是地基。
没有骨架要如何填肉?没有地基要如何造房子?
这是最最浅显的道理,也是写作行当最最基础的东西,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接下来我来把写小说大纲的一些重点好好絮叨絮叨。
先构思结局,你的结局要绝对重于你的开头。
无论网文网站还是出版社或杂志社,所有“甲方”都要求我们用小说的开头和大纲投稿,这没有错。
开头的几万字能清晰地看出一个故事的脉络和文风,更能看出一个作者或故事的潜力到底有多少,这是收稿方的工作。
但对作者来说,先想明白故事的结局却是更重要的事情。
结局,是故事的收尾,是主题的升华,是写故事时候的终极目的。
一如在丛林中求生,若是不知道目的地就永远无法脱困一样,没有确定结局就开始故事写作,很容易让你的故事变得虎头蛇尾不知所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飘”。
故事的开头可以随意更改,大部分开头都是越改越好看。
但故事的结局却不能轻易改动,一旦改动,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险。
结局,更关系到故事主题的升华与人物的完整性。
故事的主题就是你写作时的表达,没有表达的故事连散文都称不上,更难以吸引读者阅读。
而组成故事的“人”则是小说里最为重要的成分。
读者们往往会为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神的人物而魂牵梦绕。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出彩的人物组成了好看的故事。
所以,结局就是故事的风向标。
先想好结局,故事的发展就有据可依,也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
有了结局之后,写作就有了方向。
选好写作方向,迎合读者并不应当被鄙夷。
我要说在最前面的一句话就是,迎合读者写作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能卖出去、能卖得好的小说,才有价值,才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
写完之后没有人愿意读的故事,本身价值就微乎其微,甚至说是“取悦自己”也不为过。
当然,“取悦自己”和“取悦大众”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只看个人选择。
但如果你想在写作这条路长成名成家功成名就,就一定要牢记四个字:
”取悦读者“
如何取悦读者,这里面方法门道很多,我们从大往小说。
类型
玄幻,言情,奇幻,悬疑,穿书,种田…….等等等等,网文小说的类型不一而足。
写作之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类型的小说,而不是喜欢写什么类型的小说。
注意,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类型去写作,而不是喜欢的。
写擅长的东西,要比写喜欢却不擅长的东西,简单且省力太多。
选完了类型,就要选网站。
每个网站中读者的喜好都不尽相同,假设起点有一万个玄幻类读者,一千个言情类读者。晋江有一万个言情类读者,一千个玄幻类读者。
那么你去起点写言情或去晋江写玄幻,都是非常糟糕的选择。
因为类型读者群体大小的区别,网站的选择不但决定了你写作的下限,更决定了上限。
细分垂类
细分垂类这四个字,指得是在小说的大类型下细分出来的类型分支。
一如短视频领域中,”护肤“算是”美妆“赛道下的细分垂类,”第一人称拍摄“算是”剧情“赛道下的细分垂类一样,网络小说写作中也有”细分垂类“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的应用,能让作者更加精准地吸收自己的粉丝,从而促进小说数据的上涨和阅读量的扩增,最终逐渐取得更好的成绩。
更多的精准垂类,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和抓取,我在这里可以举出一两个例子以做参考:
唐家三少当年写的那本《冰火魔厨》虽然是玄幻小说。
但容纳了特别多的美食元素,这无异于同时收纳了两个大类型小说的粉丝,从而造就了独有的细分垂类。
当下网文市场中有不少美食类型的小说,那我们反其道行之,”黑暗料理“是否可以成为细分垂类的一种?
说了”细分垂类“就不得不提到”差异化“这三个字。
实际上,”差异化“才是能让写作者出奇制胜的真正法宝。
想要做到差异化其实并不算难,”黑暗料理“不就是美食文类型下的差异化么?
只要深入研究仔细琢磨,差异化的达成并不算难,难的是谁能勇于争先,谁能做到第一个吃螃蟹。
起点那本《儒道至圣》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这是第一本我一直追着更新的小说,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也可以算是”差异化“的标杆了。
迎合喜好
迎合读者喜好,写读者喜欢看的情节,其本质和新媒体短视频领域中的“追热点”并无二致。
通俗来讲,读者喜欢看什么样的情节,作者就写什么情节。
这句话听着很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我们可以通过刷排行榜上同类型的书、或者直接从微博那些写手大大的文中获取灵感,但有一种尴尬的情况很容易出现:
当我们写出类似情节的时候,与该情节相关的热点已经过去了。
此时的读者已经不算很喜欢这种情节,转而去喜欢别的类型的东西了。
比如带娃恋爱题材的东西,前几年很流行,但写的人多了,读者们也就对其免疫了。
尤其是在芒果优酷等平台出了很多带娃谈恋爱的甜宠剧之后,这类题材逐渐没落。
但与之相反的是,比如最近阅文公众号新出的一篇推文里面显示,“一胎多宝”文正在逐渐兴起,看这种类型的文的人越来越多了。
由此可见,“微创新”很重要,因为读者是很容易对类似题材免疫的。
这种情况避无可避,几乎没有解决方案,唯一解决办法倒也是非常简单粗暴:
当你发现一个热点的时候,立刻写,赶紧写。
在这个流量时代,谁都不能确定自己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流量。
但有一条铁律却亘古不变——热点创造者不一定能享受到最大的流量福利,追热点的人总拥有更多的机会。
当然,小说和新媒体不同的一点在于,小说领域中的热点没有那么多,小说读者们的心智相对趋于稳定,这也是小说写作不容易进行创新的原因。
用流量的玩法写小说、把写小说当作运营互联网产品来对待,是当下网文时代的一个新玩法。
人设先行
“人物中心论”是故事学中最古早、最基础也最实用的写作理论之一。
这条理论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前,牢牢确定自己故事中主人公的设定,而后延续人物的背景脉络和情感基调进行故事写作。
有“人”作为基础,从“人”的角度出发,主角就有事可做,故事的延续发展就变得有迹可循。
以上,是我在学校时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
扪心自问,我们读过那么多小说听过那么多故事,记住更多的是不是其中的“人”,而非情节呢?
斗罗里的唐三,遮天里的叶凡,白鹿原里的白嘉轩,人生海海里的上校,龙族里的诺诺。
一个又一个人物组成了我们记忆中故事的模样,而很多情节在我们现在回想的时候,已经模糊不清了。
但“人”还在,那些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人物,串联起了读者对故事的回忆。
“人”,就是故事中的“最小记忆单位”。
确立了“最小记忆单位”,故事的基底就牢固了,写大纲和情节脉络的时候,一切就变得有迹可循。
而出彩的人物,不但是故事的“地基”,更能将故事推向更高的峰顶。
所以,牢记人物先行。提前确立人设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提前确定结局,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纲没有定式 因人而异 乱拳打死老师傅
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大纲的写法。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却不一定必须要模仿着巨人的路径和方式向前走。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当你发现自己的东西和某个人非常相似的时候,那么你走的这条路的尽头就可以一眼看到。
大纲有很多种写法,有的人喜欢像略写故事一样,详实地把故事脉络都写下来,精细到每一个小情节;
有的人只做分章大纲,或者说细纲,他们按部就班地略写每一章大纲,用于自己写作时候的提示;
有的人则只写提示语,只写自己灵感的构架,用以串联成一个故事。
我自己习惯写分章大纲,这样的优点在于花费的时间比较少,效率也很高。
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那么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就都是好的。
至于谈到具体写作方法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建议:
抓大放小
抓大,就是在写大框架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精细,一定要细致入微,因为这是你写故事的基本。
包括了人设、世界观等等元素在内,底子如果没有打好,具体写作的时候就会寸步难行。
放小,就是在写具体情节的详纲时,尽量略写,留给自己写作的空间。
写作很讲究技巧,但也很讲灵感。
谁也不知道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找到更好的灵感,而略写详纲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空间。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虽然絮叨了这么多,但我还是想说,我给出的意见,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是我个人经验的总结,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热爱写作,就不要怕困难,就慢慢地在这条道路上循序渐进努力摸索。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应用到生活中。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2024开猫咖还能赚到钱吗?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关键
- 网文小说作者,稳定收入是多少,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 现在起点网作家福利
- 七猫免费小说竞品分析
-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何首先动刀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
- 前员工控诉七猫暴力裁员;纯血鸿蒙真机亮相;李彦宏不看好开源大模型
- 2024医馆界青年中医论坛即将开幕,药小七再携采药猫、喵助手、众筹喵参会
- 二次创作哪家强?盘点那些热门小说改编游戏,最后一款有大动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