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 , ”。
峨眉:
3.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 , ”等,不胜枚举。
鬓发:
4.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 ”。
松:
5.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 , ”。
鹿:
6.“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 , ”。
羌笛:
7.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 , ”。
时空对举手法:
8.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 ”。
坚持:
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 , ”。
沧海:
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
对写手法:
11.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 ”。
铁衣:
12.“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 , ”。
铁马:
13.“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意豪情。该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声:
14.“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 , ”就有“角声”这一意象。
15.“角”为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 , ”。
16.“画角”(或“角”)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传自西羌,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画角”或“角声”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
杜鹃:
17.“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月:
18.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 , ”。
19.“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 ”等。
明月:
20.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 , ”。
月明:
21. “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 ”等。
“自”或“空”:
22.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 ”。
鸟:
23.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 , ”。
“捣衣”“砧声”:
24.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 ”。
汗青:
25.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 ”。
香草:
26.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 , ”。
柳:
27.诗歌中的意象含义很丰富,“柳”这个意象,可以传达欢欣喜悦,也可以表达离别,思乡之情,如唐宋诗词中就有这样的经典名句“________,________”。
28.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 , ”。
杨花:
29.杨花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古代骚人墨客常在诗词中借用这个意象来表达惜春伤感、离恨哀思等多种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
30.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 , ”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
31.古诗词中,“东风”一词既可指“东方刮来的风”,也可指“春风”,前者如“_______________”,后者如“_______________”。
西风:
32.“西风”意象历来为文人所青睐,在诗词歌赋中用以表达悲凉萧瑟之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
3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
长江:
34.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往往备受文人青睐,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身报国:
3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 , ”。
友情:
36.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 , ”。
山:
37.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 , ”。
水:
38.“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 , ”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39.“流水”具有柔软、悠长的特征,古代文人常借助“流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扁舟:
40.“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 ”。
小舟:
41.古诗词中常用舟船意象营造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舟”这一意象很多时候承载着文人的惆怅与黯然,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
4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 ”“ ”。
大雁:
44.古人常用“大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清照《一剪梅》)等诗句都是如此。
45.“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別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 , ”。
蛟:
46.“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 ”。
龙:
47.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动物,相传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常常被古代诗人写入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 , ”。
头发斑白:
49.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 , ”。
烽火:
50.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诗词中常用“烽火”指代战争,比如“ ”和“ ”。
蝴蝶:
51.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 , ”。
酒:
52.“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如“ , ”。
53.“浊酒”,因其酒色浑浊,质量一般,诗人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生活上的艰辛或心中的愁苦,如诗句:“ , ”。
54.一杯酒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中国古代诗词中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到一起的句子多不胜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樽”(尊):
55.古人常借酒兴作诗,盛酒的“樽”(尊)的意象出现在很多诗词中,比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古代文人常以“樽”这一酒器指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苏轼在他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各自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达了欢聚和祭奠之意。
春社:
57.“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山河:
58.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
管弦:
59.“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 , ”。
丝竹:
60.“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 , ”。
莲花:
61.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 , ”。
62.“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 , ”。
草木:
63.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64.“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光流逝:
65.“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 , 。”
长安:
66.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 , ”。
色彩:
67.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 , ”。
星宿:
68.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 , ”。
借代修辞(杜康):
69.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 ”。
军事血性意象:
70.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 , ”。
花朝:
71.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 , ”。
鸥鸟:
72.鸥鸟,在古人笔下常常出现在环境清幽的地方,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如古诗词中的“ , ”。
鹏:
73.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__ ,____ ”。
燕:
74.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人在居家屋内或檐下,因此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___,_____”。
75.燕在古诗词中是常见意象,古人常以这种鸟来表达时事变迁、惜时伤春、羁旅漂泊、对景色的赞美等多种情感,如“ , ”。
黄鹂:
7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 ”、“ ”等等。
莺:
77.“莺”这一意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选用,被赋予丰富的内涵。诗人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对莺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描摹,或表达对“莺”的赞美喜爱之意,或抒发赞春惜春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猿:
78.“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皆为千古名句。
79.“猿啼”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是古诗文中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
80.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蜉蝣:
81.《诗·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就成了古诗词中的常客,如“ , ”。
梨:
82.梨自古就是文人志士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诗意。
暗香:
83.“暗香”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江:
84.“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书:
85.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露:
86.“白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入秋,早晚露水较重,亦可指白茫茫的水气。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 , ”。
梦:
87.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古人在诗词中,常常借“梦”表达思乡之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
雨:
89.作为自然现象的大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思想启迪意义,请写出两句雨给大地带来生机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雨”,可浪漫唯美,也可冷落凄清,古人写诗常借雨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雨”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既有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之贵如油的春雨,又有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之绵绵无尽、涨满池塘的秋雨。
红旗:
92.“红旗”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被很多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古代诗歌使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瀚海:
93.“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戈壁、沙漠等。“瀚海”一词在古典诗词中颇受诗人青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燕然:
94.汉朝将军窦宪大败单于军队,于是在燕然山刻石宣扬大汉威德,并让班固作文记之。自此,“燕然”在古代边塞诗中就多次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宫阙:
95.古时帝王所居宫殿门外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宫阙”作为一种常见意象,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羌笛:
9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
97.“梧桐”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达悲秋的情感,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梧桐”就含此义。
冰雪:
98.冰雪常用来形容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这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器:
99.诗词中的兵器意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表达着人们建功立业或渴望和平等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更替:
100.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窗:
101.“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窗户”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较为常见的意象,经常用来表达忧愁苦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笛声:
103.笛声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古人常用笛声表达思乡之情,如“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
典故:
104.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红楼梦》林黛玉的形象创作与李贺《李凭箜篌引》有关联。潇湘馆、湘妃竹与李诗中的““____________”所用典故相同,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及其芙蓉花签与李诗中的“____________”存在文化关联。
叠字:
106.古人擅长巧用叠字来摹声,使人如闻其声,有余韵不绝之妙。这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
107.“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古人赋予“云”不同的内涵,有时云被染上各种颜色,如《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有时云具有不同的姿态,如《李凭箜篌引》“_______________”中云是静态的,《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中云是动态的;有时云又被赋予了比喻义,如《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宫女的秀发,《过秦论》用“_______________”来比喻陈涉起义的形势。
孤城:
110.“孤城”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用来描绘苍凉的意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国:
111.“故国”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在失意的时候想到它,得意的时候也想到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山:
112.关山,指关塞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常与战事相连,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
113.关山,指关塞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该意象在唐宋诗文中经常出现,诗人往往借此抒发愁苦悲凄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文:
114.“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中举出运用“互文”的一例: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人:
115.“佳人”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内涵丰富。“佳人”一词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
116.古人常用“江山”这一意象代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宋代词人辛弃疾就写过这样的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菊:
117.《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联诗以“菊”为题,佳作纷呈。“菊”历来备受文人墨客青睐。而常入诗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
118.君子,可以理解为有德之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应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同时,君子应不断地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行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阑干:
119.“阑干”一词多意,既有纵横交错的意思,亦可指栏杆。古诗文中,含有“阑干”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曲名:
120.在古诗词中,乐曲名也可以成为表情达意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锦:
121.“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的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楼:
122.“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文人们借楼表达或喜或悲或闲适或忧愁或思念或激愤等复杂情感。借“楼”表达作者怀远伤感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楼:
123.西楼,在古代有相思之地的含义。西楼一直是古人诗文中作为表达相思、哀怨的一系列凄美意象,成为古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
124.“小楼”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们借助“小楼”寄寓着思念、闲适、落寞等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
125.“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在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的感叹,也抒发着对年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无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日:
126.“落日”是诗歌常见意象,在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是壮美的;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又显出苍凉的意味。
美人:
127.屈原开创了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美人”这一意象广泛出现在文人创作中,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
128.“门”是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其开与关反映了不同的心情。《客至》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开门迎客的欣喜,《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不愿被外界打扰的淡然。
桥:
129.“桥”作为一个经典意象,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屡见不鲜,写桥的名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短暂:
130.自然界中的景物常常能够触发人生短暂之感,古诗词中这样的句子比较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比如有诗人曾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手法的运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32.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思考,古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却写出了新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而就与“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桑:
133.“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瑟:
134.“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是中国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
135.“天下”既可指四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天下”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
136.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过含有“心”字的诗词名句,比如苏轼 曾写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晏几道曾写过“借问芳心谁有”,李清照也曾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
137.古人写诗词善于从大自然取材,常以“星”作为重要意象来营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注:答案暂缺
来源:高中语文知识学习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小说写作方法与技巧
- AI也能写小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型写作
- 国外问卷调查真的能赚到钱吗
- 抖音小店真的能赚到钱吗?并不是!这类人真的不适合做抖音小店!
- 普通人的副业捞金机遇,番茄小说推文教程免费分享
-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番茄小说《斩神》等作品上榜
- 完美世界影视牵手番茄小说 头部IP作品《何不同舟渡》影视化提上日程
- 秦海璐成为番茄小说代言人,网友喊话“终于等到你”!快来看看她的阅读喜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